东方网通讯员顾卓敏3月27日报道:同样是一张二维医学图像,比如病理切片,医生可能需要花费几分钟或十几分钟进行推理,而经过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只需几十秒钟就可“读”出来。2017年,中国人工智能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新纪元,那么未来人工智能又将何去何从?
日前,上海超声医学研究所2018年首场活动如期举行,本次会议的主题即为“漫谈人工智能”。会议邀请了韩国资深人工智能专家李忠贤博士作报告,并与诸多超声影像学科专家共同讨论了人工智能热点问题,上海超声医学研究所所长、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胡兵出席并致开幕词。
会上,李忠贤博士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基础原理,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人工神经网络、深度学习、卷积神经网络等,并现场展现了人工智能开发现状,提出今后要向个人化、小型化、智能化超声方向发展。与会专家也对目前人工智能存在的问题、大数据的收集、未来的方向等方面进行了积极讨论。讨论认为,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正从手术机器人、医学影像诊断到远程医疗等细分领域经历了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的跨越式的发展。
事实上,人工智能对医疗行业更多的是创新与辅助,能给与医生更多的信息,帮助提高医生(尤其是超声医生)的工作效率和诊断准确率,使精准医疗成为可能。同时,人工智能配合互联网技术能为数以万计的患者提供此类服务,造福社会。
本次研讨会不仅让与会者了解了人工智能前沿技术发展情况,更提供了与一个学术“大咖”进行思维碰撞和近距离交流的机会。业内人士表示,无论是临床医生,还是科研人员都希望为医疗行业引入人工智能的辅助与支持,最终帮助医生与患者体验更好的医疗流程。